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三大金钥匙
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三大金钥匙,工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创新实践出三大核心路径:一是技能赋能工程,通过"工会+企业+农户"模式,联合职业院校开展电商运营、现代农业等定制化培训,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次,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65%;二是产业联建计划,依托产业工人资源库对接龙头企业,打造"工会车间+乡村工坊"协作体系,在6省建立23个产业工人帮扶基地,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30%以上;三是文化振兴行动,组建"工匠文化宣讲团"深入乡村开展非遗工坊、工匠精神进校园等活动,培育乡村工匠文化品牌18个,带动手工艺品年产值突破5亿元,这些举措通过组织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运作,形成工会参与乡村振兴的闭环机制,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开辟新通道,2023年相关项目已覆盖全国2800余个行政村,惠及群众超300万人,有效激活了乡村内生发展动力。
各位乡亲们,咱们今天来聊聊工会这个"娘家人"到底怎么帮咱们乡村振兴,先说个实在话,乡村振兴可不是光靠政府,咱们工人阶级自己也要出把力,工会作为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,这些年确实在乡村发展上使了不少劲,咱们就着茶水,慢慢唠唠工会的三个"金钥匙"。
产业振兴:工会帮咱们把"土特产"变成"金饭碗"
(插入表格:工会产业帮扶措施成效对比表) | 帮扶措施 | 实施地区 | 帮扶效果(2020-2023) | 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| | 电商培训 | 浙江安吉 | 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320% | | 非遗工坊建设 | 四川大凉山| 传统手工艺品年产值破亿 | | 产业工人下乡 | 江西井冈山| 新建合作社23家 | | 技术帮扶 | 福建宁德 | 农业科技采纳率提升65% |
(案例:浙江工会"电商赋能计划") 安吉县余村工会搞了个"手机开店大比武",组织200多名返乡青年参加直播带货培训,去年"双十一"期间,他们开发的竹编茶具套装,通过工会电商平台卖出了15万件,每件利润比传统销售高3倍,更绝的是,工会还帮他们注册了"余村竹韵"区域品牌,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成了"品牌合伙人"。
人才振兴:工会给乡村装上"永动机"
(插入流程图:工会人才振兴"三步走")
- 搭建平台:建立"工匠下乡"机制
- 培育主体:实施"新农人培育工程"
- 保障体系:完善"乡贤回归"政策
(案例:山东工会"鲁班工匠团") 在菏泽曹县,工会联合人社部门组建了"鲁班工匠团",把纺织、木工等12个工种的技术骨干派到乡村,去年帮单县张庄乡建了3个纺织扶贫车间,培训留守妇女800多人,现在这些车间月产值超过200万,比种地收入高5倍,更关键的是,工会还帮他们考取了"乡村工匠"职称,每月能领到额外补贴。
文化振兴:工会让乡村"活起来"有新招
(插入对比图:工会文化帮扶前后对比) (案例:贵州工会"村BA"篮球赛) 在黔东南的台盘村,工会把篮球场改造成了"文化会客厅",每年举办"村BA"篮球赛,不仅带动了旅游收入,还催生了周边餐饮、住宿等12个新产业,更妙的是,工会把比赛视频剪辑成《村BA故事集》,在抖音平台播放量突破2亿次,直接带来50万+的农产品订单。
(创新实践:工会"乡村夜校") 工会开发的"工人夜校"APP,现在成了乡村青年的"充电宝",在陕西袁家村,他们用夜校教村民做短视频,把袁家村的美食制作过程拍成系列短剧,单条最高播放量达800万,现在村里年轻人做自媒体的就有37家,去年通过短视频卖出的苹果就超过300万斤。
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"四梁八柱"
(插入结构图:工会乡村振兴支撑体系)
- 政策保障:工会与农业农村部签订《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》
- 资金支持:设立20亿乡村振兴专项基金
- 组织建设:全国已成立1.2万个乡村工会联合会
- 数字赋能:开发"工惠乡村"智慧服务平台
(数据看成效)
- 全年开展技能培训120万人次
- 带动就业创业85万人
- 帮助建设产业园区2300个
- 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下降67%
乡村振兴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,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"娘家人",正在用产业帮扶、人才培育、文化创新这些"金钥匙",帮咱们把乡村建设成"希望的田野",下次回村,大家可要留意工会的"乡村振兴服务驿站",说不定就能领到技术培训券、创业贷款担保书,或者参与工会组织的"新农人"评选呢!
(互动环节) 咱们评论区聊聊:您所在的地方工会做过哪些暖心帮扶?您最想工会帮咱们解决什么问题?点赞最高的3位乡亲,工会将送出"乡村振兴大礼包"——包含电商培训课程、创业指导手册和工会定制农具三件套!
与本文知识点相关的文章: